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室 -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 - 工作动态
根据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1〕37号)文件精神,学校由教务科承办(牵头),各科室协同开展2022年度质量报告编写工作。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基础、以赛促教”的教育原则,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现就学校基本、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措施、校企合作、社会贡献、举办者履责、特色创新、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发布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2年)。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是2010年8月经鲁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在鲁山三高基础上创建的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原名鲁山县职业教育中心,现更名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占地100.5亩,设有标准体育场,实训大楼(投资1300多万元,面积13350平方米),校园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室、钢琴房、形体房、数控机床实训室、酒店管理实训室、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实训室等,图书馆藏书1万7千多册,净资产总计1839.67万元。现有教职工60人(含兼职教师5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91.07%;中级以上职称15人。建校以来,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省重点职教中心、河南省第三批特色学校称号、县语言文字先进单位、市语言文字达标校暨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我校是一所集教学、技术培训与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
(二)学生情况
2021年秋季,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人数为413人,招生较2020年增加133人。目前在校生人数为998人(男生585人,女生413人),较2020年增加220人。学生生源98%来自于鲁山县,2%来自于鲁山县外。2021年毕业学生117人,较2020年减少65人。学生巩固率为92%。
另外,我校是鲁山县政府指定的培训基地,肩负着鲁山县的新兴职业农民培训、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班、雨露计划培训等。2020年完成省精准扶贫培训145人。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师60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兼职教师5人。学校在编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71%。中级职称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07%。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24人,占专任教师的42.86%,“双师型”教师20人。
表1:教师队伍情况
项目 | 师生比 | 双师型教师比例 | 兼职教师比例 | 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 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 | 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 | 备注 |
2020年度 | 18.09:1 | 46.51:1 | 6.98:1 | 100% | 0 | 11.63:1 | |
2021年度 | 17.82:1 | 35.71:1 | 8.93:1 | 91.07% | 1.79:1 | 10.71:1 |
表2 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姓名 | 性别 | 学历 | 职称 | 专业 | 主要荣誉 |
王菲菲 | 女 | 本科 | 中高 | 音乐 | 省市优秀班主任、市技能大赛二等奖 |
曹学艺 | 男 | 本科 | 中高 | 体育 | 市优质课教师、市德育先进 |
郭艳淼 | 女 | 本科 | 中高 | 语文 | 市优质课教师、市优秀班主任 |
孙继高 | 男 | 本科 | 中一 | 数学 | 市优质课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社团一等奖 |
闫志强 | 男 | 本科 | 中一 | 英语 | 省优秀教师、市优质课教师、省优质课辅导教师 |
张军杰 | 女 | 本科 | 中一 | 英语 | 市优质课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社团一等奖 |
段西兰 | 女 | 本科 | 中二 | 美术 | 市优质课教师、县优秀教师、市社团二等奖 |
王和易 | 男 | 本科 | 中一 | 计算机 | 市优质课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师德先进个人 |
董 晓 | 女 | 本科 | 中一 | 计算机 | 市优质课教师、省大赛辅导教师、市社团一等奖 |
何亚平 | 女 | 本科 | 中二 | 音乐 | 省优质课教师 |
尹玲雁 | 女 | 本科 | 中一 | 音乐 | 县优质课教师、市社团一等奖 |
杨瑞娟 | 女 | 硕士 | 中二 | 英语 | 市优质课教师 |
刘亚娟 | 女 | 本科 | 中一 | 语文 | 市优质课教师 |
朱伟娜 | 女 | 本科 | 中二 | 英语 | 省优质课教师 |
王艳杰 | 女 | 本科 | 中二 | 英语 | 市优质课教师 |
叶松良 | 男 | 本科 | 中二 | 机械 | 县优质课教师 |
叶聪聪 | 女 | 本科 | 中二 | 计算机 | 县优质课教师 |
薛琳琳 | 女 | 本科 | 中二 | 学前 | 县优质课教师 |
丁 萍 | 女 | 本科 | 中二 | 语文 | 县优质课教师 |
(四)设施设备
按我校长远规划,今年经过努力,多方筹措,逐步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教学仪器设备投资531.76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为每生约532.83元,较去年每生减少了355.9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79个,较去年减少了0.2个;纸质图书,生均17.03册,纸质图书比2020年生均减少4.82册。
(五)信息化建设
我校是2015年河南省第三批特色校项目建设学校之一,近年来,我校紧抓省职业教育建设机遇,构建多功能校园网站,整合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所有课室和功能室都配备了高性能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全面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个别专业配备信息化实训教学系统,有效地降低了实训成本,提高了实训效果。
1.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概述:
(1)学校拥有计算机专业方面的教师情况:专业教师11人。
(2)拥有IT技术和设备情况:A.共拥有计算机380台;B.学校自编和投入的教学课件80余套,教学工具软件10套,安全防护软件2套;C.学校拥有演示型多媒体教室12个,中心机房1个,录播教室1个;E.学校网络与通信环境状况:校园局域网、80M光纤专线宽带接入门户网站交互式教学系统。
2.学校数字化校园建成效:
近年来,学校领导对校园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制订了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计划和近期目标,并在资金和各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倾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善校园网络硬件基础平台,升级、优化,改善网络环境,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信息采集和共享提供稳定、高速、便捷和安全的基础硬件平台。
学校目前拥有计算机教室7个、多媒体报告厅1个、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教室31个;各办公室配备无线网络宽带接入;为充分与现代化教育教学平台对接,学校建设多媒体备课室1个,参与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加强校本教材开发,满足专业建设需要,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帮助年轻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课件设计制作能力及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学校秉承品质为本、技能为先、实践为重办学理念,以创建优质、特色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学生遵纪守法、诚信友善、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积极。近两年,学生对自身思想政治状况满意度为96.8%、95.5%。
学校学生在近两年的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达标率、毕业率如下图所示
年 度 | 文化课 | 专业技能 | 体质测评 | 毕业率 | 资格证书 |
2020年度 | 95% | 90% | 94% | 100% | 11 |
2021年度 | 93% | 91% | 93% | 100% | 15 |
本年度获奖情况:
赛项 | 省赛 | 市赛 | ||
文明风采 | 教育技能 | 文明风采 | 教育技能 | |
一等奖 | 待举行 | 2 | ||
二等奖 | 3 | 2 | 1 | |
三等奖 | 33 | 5 |
(二)学生在校体验
中职教育下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充满正能量,他们青春焕发、朝气勃勃、心灵纯洁、思想活跃、团结向上、热爱劳动、接受新事物快、有较强的可塑性。但较之普通高中学生,他们在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生活需求、校园安全、毕业满意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可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来学校干什么。对学校抱有成见,认为要认真学习就不会来中专而去普高了,于是在学校便得过且过混日子。学习懒散,连基本学习任务也不完成。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拖拉或拒做,临近考试没有紧迫感,对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厌学情绪严重。尤其对理论学习有抵触情绪,满意度普遍不高,但对专业课学习充满期待,对实习实训较感兴趣。
2.对校园活动充满热情,生活无规律,对未来工作有憧憬。中职生爱动,因此适当的多引导他们参与校园活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很有益处。如我校的社团活动,自开展以来就收效甚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热情兴趣,也让学生对学校增加了进一步的好感。从而在学习中发展成为动力,对未来充满希望。
3.严格的学生管理让学生的校园安全度普遍较高。
4.完善的就业与升学体系让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一直很高,达到95%以上。
年 度 | 理论学习 | 专业学习 | 实习实训 | 校园文化 | 生活 | 安全 |
2020年度 | 86% | 90% | 82% | 92% | 90% | 96% |
2021年度 | 90% | 92% | 85% | 93% | 91% | 97% |
(三)资助情况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贫困生扶助长效机制,帮助各阶段在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扎扎实实落实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
学校属于公办学校,按照财教2012﹝376﹞号文件要求,对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农村(含县镇)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另外,为具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农村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资助方面做到“应助尽助,不符合条件绝不资助”。资助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了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
(四)就业质量
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思路,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归宿。本年度学校为提升学生就业品位与质量,与郑州顶点形象设计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就业协议。对毕业生安置工作本着:“以专业为模块、学生自主自愿、大布局、小调整”的原则,实行专业对口安置。近年来,学校安置的学生,工作环境比较好,工资福利待遇比较高,住宿条件相对比较优越。年安置就业率均达98%以上,专业对口安置率92%以上,初次就业月均收入达2800元以上(幼师专业本地工资1500元到2000元之间),就业稳定率达85%以上,就业满意率达95%以上。
毕业生就业情况表 | |||||
毕业学生数 | 毕业率(%) | 就业学生数 | 直接就业人数 | 对口就业学生数 | |
2020年度 | 182 | 100% | 182 | 93 | 93 |
2021年度 | 117 | 100% | 117 | 100 | 7 |
(五)职业发展
学校狠抓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两项基础性工作,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工作思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改革,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三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严格按照我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每一个新入学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并定期进行跟踪实施,在学生踏入新的工作岗位之前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与成长有个长远规划。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
1.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学校坚持按照“服务地方、紧跟企业、社会发展需求”的建设思路,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初步形成对应行业链的专业集群发展态势。专业结构上,做优做精中高职对接专业,做强做活企业就业专业,两翼并行发展。专业布局上,企业就业专业以第三产业为主体,重点发展需求旺盛和本市布点较少的专业,凸显区位发展优势。专业建设上,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情况,通过新增、改造、限制招生、暂停招生等手段调控优化专业结构。通过有效调控,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更有效地服务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
2.围绕学校建设谋发展,进一步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学校建设,以特色专业为重点,做优做好特色专业,积极推进其他专业建设。目前,我校针对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各个专业实训工作一步步提高;专业建设各项配套设施一步步完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调整,紧盯市场需求做文章。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专业建设,实行动态调整,与县域经济紧密相连,与县域产业高度对接。学校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方向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办学理念,通过办学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探索,实现了“三统一”,即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统一、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统一、技能学习与就业指导的统一。在办学规模上,不求“大”而求“精”,突出学校特色;在专业设置上,不求“泛”而求“专”,突出专业特色;在办学效益上不求“名”而求“实”,突出社会效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二)教育教学改革情况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各专业开设课程的内容严格与职业标准对接,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符合河南省教育厅制定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对各专业的要求。各个专业执行实施性教学计划,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开齐开足,并开设了包括法律讲堂、计算机、舞蹈等多门课程的社团活动,教学效果良好。教材开发、选用、采购等严格按照程序规范执行。
有效利用学校资源,为教学改革做好服务。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建设有功能齐全,运行正常,校园全覆盖的网络系统、录播教室、信息中心、电子备课室等。
(三)教师培养培训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企业实训,参加上级各类培训,开阔教师视野,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2021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双师培训1人、省骨干教师培训9人、省班主任培训1人、加上市全员培训共达到5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也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贡献了力量。
(四)规范管理情况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重视教学过程监控,严肃教学秩序和纪律,加强教学督导,建立了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实现了教学评价与质量监控的全员参与和全程管理。
1.坚持听课制度。学校制定了《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听课管理规定》,不断完善听课制度。2021年,校长、主管副校长、教务科长等深入教学一线,及时将听课意见反馈给任课教师本人,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2.加强教学督导制度。我校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监督、检查与评估作用,让督导贯穿学校教与学的全过程。我校督导承担着监督检查、调查研究、沟通协调、分析评价、指导激励、建议反馈和参谋咨询等与学校教学相关的重要工作。2021年,通过开展听课、教学巡查、考试巡考等常规督查,学校的学风教风考风有明显好转。通过科学评议和多种途径的反馈,总体了解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通过教师座谈的方式,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为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3.完善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制度,加强教学信息员队伍建设。学生全面深入参与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是我校教学管理的一大特色。2021年,学校教务科继续开展学生信息员培训管理工作,来自各个班级的17名信息员(各班学习委员),以分组管理的形式参与我校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在信息员们的努力下,反馈了关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信息共50多条,高质量信息的反馈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了全校教风、学风的建设。
4.坚持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及学生座谈会制度。2021年,学校继续开展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工作,对全校任课教师实施了学生评教,并将测评结果、学生评价反应比较突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教务科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及时掌握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教学需求,促进教师更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坚持教学激励制度。学校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乐教善教,持续开展优质课教师评选,鼓励和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为激励教师立足本职岗位,特制定了《教师教务考评细则》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依据。
6.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2021年,学校严格执行《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有关教学事故。凭借制度的执行力,确保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
另外,凭借特色校建设成果,学校进一步对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做了细化修订,规范了条条的管理制度与规定,明确了职责与程序。做到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
1.学生管理情况
学校不断加强招生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各项招生制度,无虚假宣传和有偿招生等违规行为,招生效果良好。
我校严格实施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省、市、县有关学籍管理制度,从新生注册、转学、退学、毕业等环节制定了管理操作规范。安排一名教师专门管理学籍,实行学籍管理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门建设学籍档案,实现了学籍档案建设内容真实齐全、规范有序。
在学生常规管理方面,我校制定有《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管理条例》、《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文明公约》等规章制度,学生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宣传教育到位,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实现了学生举止文明、行为规范的教育目标。学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机构健全,利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开展载体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活动的覆盖面广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校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建立完善了学生奖助体系,制定了《学生资助管理办法》、《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等可行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落实学费减免、学生资助、生活费补贴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奖、助、勤、贷”等管理办法,确保了经费发放规范有序,档案建设真实齐全。
2.财务管理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一是基础工作方面。为了做好财务工作,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益,制定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2015年以来,以特色校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新时期对财务工作的要求,多次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修订后,形成了目前切合学校工作实际的《鲁山县中等专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制度内容涵盖了《组织管理制度》、《基础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等。在制度中,规定了财务审批、原始记录管理、现金管理等财务程序,明确了校长、分管校长、会计、出纳等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强调了学校财务应接受上级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纪检部门、物价部门等的检查、监督、指导工作。
二是在预算管理方面。做到了预算编制科学合理,预算执行规范有效,决算编制真实完整。我校严格按照鲁山县政府、鲁山县财政局下发的预算编制要求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没有编制赤字预算。
3.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了师生安全。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各班主任为成员。二是开展安全教育。开设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扎扎实实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三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形成了校领导、中层干部、一般员工人人都是安全责任人,人人都抓安全的良性机制。四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在水电、消防、食品、交通等领域和实习实训、大型活动、网络信息等环节,通过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签订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形式,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五是重视安全预防。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系统,校舍、教育教学设备、实习实训设施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将安全教育、安全演练、安全检查做到常态化,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六是制定齐全、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制定有《师生外出活动安全应急预案》《学生宿舍安全预案》《突发灾难性事件紧急撤离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各项安全管理措施有效保障了全校师生安全。
4.科研管理情况
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工作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服务并推进学科基地建设为中心,以专业建设、学科教研组、课题组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做好各项工作。学校成立了由校级领导、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学校专业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制定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5.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出台了多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形成公开、公正、透明的管理队伍提拔、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提高学校管理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创新力。
6.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积极推行网络化办公、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德育工作情况
学校长期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共开设了四门德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在年度学校德育工作中,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我校实际,具体做到:
1.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加强了德育工作领导,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学生科具体抓,实行校长—学生科--班主任三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五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周一次全体学生教育大会;每周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月一次学月小结。多年来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由于长期开展这项活动,使我校班会课质量得以较大的提高。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对于一些初当班主任的,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以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主管的远方文学社团在老师指导下,办理《鲁山职教周刊》很有特色受到市县和学校领导好评。加强对“广播站”、板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规范教室布置,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
3.努力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创新德育措施,利用任课老师微信群、职教班主任微信群、学生家长微信群,发挥家校合作教育优势。
4.切实发挥德育教师的指导作用,校园活动及社团活动的引领作用以及团组织、学生会的辅助作用。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积极探索与企业、相关部门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经营产教结合之路,在特色校建设期间牵头成立了由鲁山县农业广播学校、武汉大华广通科技有限公司、郑州顶点形象设计有限公司等几家成员单位在内的鲁山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组织职业教育集团活动,加强与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集团办学资源优势,为鲁山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和技术支持。我校还依托职教集团与合作企业、企业专家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关合作章程和制度,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设备物质、人才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参与和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工作,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与郑州顶点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无锡正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7月合作)等几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书,在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师资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交流合作。企业为学生见习、顶岗实习场所,学校为企业提供优质毕业生,切实达到了互利共赢。学校还定期与合作企业组织交流,聘请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来校从事专业课教学工作和指导专业建设,实现了专业课教师与企业专家双向交流、互通互用。
学校还依托骨干专业,进一步加强校校深层次合作,先后与与鲁山县琴台蓝天蒙氏幼儿园、辛集乡小太阳幼儿园、南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共同制定教学文件、组织教学,实现校校无缝对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建立了科学规范的实训实习考评制度,由校领导、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组成学生实训实习考核评价小组,把学生的实训实习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中心环节。三年级第二学期,校企合作的学生由学校与合作企业方统一安排,教务科具体负责,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带队,按专业分配到各个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通过实习,增强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提高鲁山县职业教育综合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我校牵头成立了鲁山县职教集团,合作企业加盟,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专业技术互动、就业安置互助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校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办学条件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专业建设特色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办学思路,全面提升育人质量,注重学校的品质、内涵、特色、创新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做精做强、办出特色。为此,学校与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开展深度合作,实现校企融通,为相关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社会服务及对口支援
我校是鲁山县政府指定的培训基地,肩负着鲁山县的新兴职业农民培训、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班、雨露计划培训等。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基础,还定期开展各项新兴职业农民工培训工作,建设社会培训45人的专家库一个。学校开办型职业农民培训班15期,培训学员985人,培训专业有土地仲裁调解员、农家乐、葡萄生产、食用菌生产、梨生产、芦笋生产、小麦生产等,开办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24期,培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员788人,培训专业有农家乐、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果树生产、葡萄生产、美发、美甲等,开办雨露计划培训班13期,培训学员929人,培训专业有果树花卉生产技术、畜禽养殖、农村实用技术等,通过培训为我县农村就业提供了一批技术人才,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对周边地区的社会服务能力。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保障
为保障正常教育教学,我校合理利用资助免学费资金120多万元(秋季未汇总)、省薄弱学校改造309万(今年已实施)及省挂牌督战贫困县中职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140万元(正在实施)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并将2021年省财政厅转入兼职教师专项资金3万元用于专项开支。
(二)政策措施
学校根据《河南省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的要求和工作部署,制订切合本校实际的发展规划,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科学发展。
七、特色创新
学校重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工作,对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整体设计和全程把脉,并着重指导了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案例1:学校以企业及岗位需求为模式的设计原则,根据产业的发展和学生的实际,营造了学校与企业双元协同的育人环境。学校通过引入企业进驻,实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企业实践环境;通过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提升了校企人才培养效率;学校派人通过与上述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教育。
案例2:近年来,学校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建立了教学与技能大赛互促机制,有效提升了大赛成绩和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更新了我校传统教学理念,改变了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实训教学的传统观念,实现了从基础理论教学向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的重心转移,不断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升了毕业生的岗位核心素养。经过技能竞赛洗礼,竞赛辅导教师逐渐成长为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水平较高、能引领专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辐射引领师资团队教学观念整体转变,并形成优良的教学风气。
八、学校党建工作
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益和办学效益。
以两学一做为指导,开展全校性政治理论学习活动。发挥党员先进性,通过党员的带头与辐射,提高全校教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素质。以勇于担当为活动主题,通过加强学习教育和实践整改,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文明素养和宗旨意识,重点解决工作不用心、态度不端正、履职不到位以及服务不主动、不热情、不文明等问题,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树立学校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学校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学校的发展紧紧结合,与教育教学改革融为一体,密切配合学校行政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教师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校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时俱进,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
九、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传统教学模式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和吸收的过程,我校将继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教学和学习的新模式,加强信息化教学培训力度。
2.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由于我校建校时间较短,专业高技能人才较少,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我校将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对高技能
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水平。
3.课程体系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
特色校建设使得专业课程体系有了大幅度调整,但我校将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优化课程内容,扩大校本教材的覆盖率。
4.硬件投入需继续加大力度,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招生规模有待稳步扩大。
(二)解决措施
1.继续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计划新增建教学楼一座,宿舍楼一座,餐厅一座,开通学校网站,使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00人以上;
2.为巩固特色校建设成果,持续有效的发挥特色校建设带来的积极作用,我校将加强学校顶层设计方面的工作,制定好我校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做好专业群发展规划,扩大特色专业影响力,从而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效果;
3.认真查找不足、找差距,及时改进,科学规划。计划2022年招生新生达到800人,2023年达到1200人,2024年达到1500人。届时,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2024年以后,在校生规模计划稳定在3000人左右。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运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