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二级机构 - 教育体育新闻宣传中心 - 公文通知
各县(市、区)教体局、高新区农社局,局属各中学: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精神,培育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经研究,决定举办2021年平顶山市中小学创意智造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在校学生。
二、项目设置
本届创意智造大赛活动项目设置分为数字创作、创客竞赛和机器人竞赛
三、“数字创作”项目设置、相关要求、评比指标及办法
“数字创作”是指使用计算机创作、设计、制作的数字化作品。
(一) 项目设置
本届活动内容分为“电脑绘画”和“微视频”两个项目,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在校学生均可参加。
(二)相关要求
1.作品形态界定
(1)电脑绘画
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是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建议不超过五幅)。
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
表现形式可以是运用鼠标或数字笔模拟手绘效果,即用一定的技术处理手法,用电脑来模拟手绘效果;也可以是根据主题,利用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工具对图像素材的再加工。
存放格式为JPG、BMP等常用格式,大小建议不超过30MB。
(2)微视频
通过创意、编剧、导演、拍摄及剪辑、合成等手段,运用声画语言表现内容的动态影像短片。
作者应独立参与作品编剧、导演、拍摄等环节的主创工作,并完成后期剪辑及合成制作。作品应为原创,题材应为反映学生家庭、校园、社会生活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格调积极健康向上,主题及音画内容均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作品须加设中文字幕。视频格式为MPG、MPEG、WMV、AVI、MP4、MOV等常用格式。建议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播放时长不超过8分钟。作品片尾应加入拍摄花絮,播放时间为30秒左右。
建议一并提交:内容素材来源说明文档(含选题、故事、图像、声音等)和作品所使用镜头与声音的原素材。
2.作品制作
(1)中小学生应独立设计并创作作品,指导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技术指导,但不能直接动手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制作。
(2)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1人。
(3)作品中不能以链接网站或其他网页的内容作为作品的内容。
3.作品报送
参赛作品以单位集中形式报送,县(市、区)限报20件、局属中学限报5件。每件作品限报1名指导教师。
4.作品资格审定
(1)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2)严格杜绝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该作品参评或获奖资格。并视情况取消其参赛学生和指导教师1-3年的参赛资格,将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
(3)已正式出版的作品、已参加其他全市性比赛的作品不参加评选。
(4)不符合作品形态界定相关要求的作品,取消参评资格。
(三)评比指标
1.思想性、科学性、规范性
(1) 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
(2) 科学严谨,无常识性错误
(3) 文字内容通顺;无错别字和繁体字,作品的语音应采用普通话(特殊需要除外)
(4) 非原创素材(含音乐)及内容应注明来源和出处
2.创新性
(1) 主题和表达形式新颖
(2) 内容创作注重原创性
(3) 构思巧妙、创意独特
(4) 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3.艺术性
(1)电脑绘画
①反映出作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②准确运用图形、色彩等视觉表达语言,处理好画面空间、明暗,具有形式美感
③构图完整、合理,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系列作品前后意思连贯
(2)微视频(适用于微电影)
①综合使用影视艺术语言和手段表达思想、情感或故事内容
②音效与画面内容有机统一,具有艺术感染力
③内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体现时代精神
④叙事流畅精炼,完整,表达连贯,富有情趣
4.技术性
(1)电脑绘画
①选用制作软件和表现技巧恰当
②技术运用准确、适当、简洁
(2)微视频(适用于微电影)
①场面调度正确、镜头与声音录制及运用得当,剪辑流畅
②摄录与制作技巧恰当,后期制作完整
③播放清晰流畅,视听效果好
④字幕清晰,与音画搭配得当
(四)评比办法
1.技术测试:包括参赛资格审查,作品“形态界定”审定和作品安装、运行测试等。
2.专家评审:公示结束后,由特聘专家、各省推荐评委等有关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按照作品评比指标进行评审,确定拟获奖等级。
3.现场面试:组织入围作品的作者参加面试。
面试方式:现场测试和现场答辩。
(1)现场测试:作品作者根据现场命题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测试任务。
(2)现场答辩:通过技术测试的作者,现场演示并介绍作品,回答专家提问。
4.综合评定:由活动组委会综合审定评比结果,确定作品最终获奖等级。
各单位请于2021年10月30日前发送报名表至指定邮箱进行报名,参赛作品以U盘形式报市电教馆。
四、“创客竞赛”项目设置、竞赛方式、评比指标及有关要求
创客竞赛”是指在电脑辅助下设计和创作体现多学科综合应用和科技创新精神的作品。设“创意智造”和“技术设计”两个命题,突出任务驱动型活动,将竞赛与科技创新活动紧密结合。
(一) 项目设置
小学组
创意智造
技术设计
初中组
创意智造
技术设计
高中组
创意智造
技术设计
(二)竞赛方式
1.创客竞赛
创客竞赛采取现场命题现场制作的比赛形式,参赛学生现场创作完成一件创客作品,由专家评委综合现场竞赛各个环节表现情况确认获奖等级,创客竞赛为团体赛,每个参赛队由的 2 名队员组成。
2.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采用现场制作的形式,要求参赛队伍选取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侧风负重行驶,技术设计为团体赛,每个参赛队由的 2 名队员组成。
(三) “创客竞赛”评比指标
1.思想性、 规范性
(1) 作品契合主题,内容健康向上;
(2) 设计方案完备,有作品功能、结构、相关器件使用等内容;
(3) 制作过程中工具和相关器材使用规范;有详细的器材清单、 作品源代码注释规范;
(4) 各功能实现的有效程度;作品的成品化程度,包括外观、 封装,及整体的牢固程度、人机交互等界面友好等。
2.创新性
(1) 功能、结构等具有新意,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 功能细节实现方法有新意;功能设计能突破原有元器件的应用习惯。
3.艺术性
(1) 设计具有美感,并能将美学与实用性相结合。
(2) 作品具有一定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能够表达作者的设计理念。
4.技术性
(1) 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和复杂性;
(2) 使用相关元器件等实现的硬件功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复杂性,有技术含量;
(3)软件设计功能明确、结构合理、代码优化、易于调试。
5.团队展示与协作
(1)能够很好的展现出作品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功能实现情况;
(2)团队协作分工明确、合理;团队成员充分参与、协作配合。
(四)“创客竞赛”有关要求
1.整体要求
创客作品要体现创客教育的开源思想、分享精神、创新思维和DIY特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创意性,其形式、功能和工具材料不限。通过电脑编程、硬件搭建、造型设计等创作智能实物作品,如趣味电子装置、互动多媒体、智能机器等。鼓励学生在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等方向实现创意创新。鼓励自制学具、玩具、教具或科技创新作品,支持但不限于使用常规技术工具和开源软硬件、3D打印、激光切割等新技术工具制作,不应完全利用成品器材来制作创客作品。
2.现场决赛要求
(1)参赛团队采用现场设计与制作的方式进行,参赛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通过硬件编程、造型设计与制作等创作出符合比赛主题的创客作品。
(2)现场制作的参赛团队只能使用现场提供的器材与工具、程序进行制作。带队老师不得进入比赛区域,不得通过任何方式进行指导。
(3)答辩环节,每个团队对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不超过5分钟),评委提问环节(不超过5分钟),由评委进行现场打分。
3.报送要求
创客竞赛为团体赛,每个参赛队由 2 名队员组成。
各县(市、 区)每个项目每个组别限报 10 队,局属中学每个项目每个组别限报 5 队。每队参赛学生限报 1 名指导教师。
报名时需提交拟参赛作品设计文档包括:作品名称、功能、硬件清单、程序主要代码等。全部文件大小建议不超过 100MB。
请于 2021 年 10 月30日前发送报名表至指定邮箱进行报名,同时发送相关初评参赛作品信息。
(五)“技术设计”有关要求
1.命题内容
要求参赛队伍自行选取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装置,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侧风负重行驶。比赛通过装置的侧风负重行驶能力为表征,考查装置对风能的利用效率。
2.比赛流程
(1)全部参赛队伍各选派1名参赛选手进行抽签,确定赛场座次位置。比赛制作时间为1小时,参赛队伍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制作。
(2)制作过程开始后,赛道测试开放,测试顺序先到先得、依次进行。若多人等待测试,按排队顺序每队最多测试3次。制作过程结束,赛道测试关闭。场地监督裁判将在制作结束前15分钟进行提示。裁判宣布制作过程结束后,所有参赛选手必须立即停止制作,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3)制作结束后,各参赛作品需按大赛组织方要求统一保管存放,比赛开始前任何人不得触碰赛道。
(4)每轮比赛前参赛队伍填报《负重申请表》,重物为不锈钢砝码,最小单位为1克(使用标准M1等级钢镀铬砝码,砝码单位:200g、100g、50g、20g、10g、5g、1g)根据各队申报负重重量进行排序,按照负重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进行比赛,若出现申请负重相同的情况,则按抽签顺序靠前者先行比赛。(领用、归还砝码不记入比赛用时)
(5)比赛过程中,由参赛选手自行将装置放置在赛道准备区,装置的最前端须在初始线外侧且不能越线、压线。风扇提前开启,由参赛选手在准备区完成装载负重,使用挡板(挡板大小为50cm*50cm)隔开风源。每队每轮限时2分钟,若超过2分钟未完成,裁判将直接判定超时,此轮成绩为零,由下一队参赛选手比赛。
(6)每队参赛选手在当轮比赛过后,应及时将负重卸载,放置在指定位置,如出现拖延卸载负重等相关影响比赛的行为,裁判将提出警告直至取消该队比赛资格。
(7)比赛过程中,每支参赛队伍可进行三次行驶。各参赛队伍按顺序进行行驶,所有队伍完成第一次行驶后,再按照新一轮负重顺序进行第二轮行驶,第三轮同理。每支参赛队伍在前一次行驶后至下一次行驶前,可以对装置进行调整和修改。如不按规定时间和顺序进行比赛,由裁判发出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
(8)三轮比赛过后,由大赛组织方统计核定最终比赛成绩,并宣布比赛成绩。
3.限制条件
(1)参赛队伍自行携带材料进行现场设计制作装置。自行携带的材料需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材料,鼓励使用数字化加工工具制备零件;但不得使用成型扇叶(含零件)、成型风帆(含零件)、轴承部件。
(2)装置自重不做限制,有效着地点不能超过4个。
(3)装置尺寸不得超过20cm*20cm*20cm。装置在行驶过程中不能改变尺寸。若装置在行驶过程中有坠落物(包含负重),则本次成绩取消。
(4)具体风能利用方式不做要求,但风能接收装置的主要材料需为A4纸,且总面积不超过21cm*29.7cm(即不大于A4纸的面积);除风源提供的风能外,不得携带任何其他能源(含蓄能装置)。
(5)风能来自固定风源的三个并排风扇,比赛过程中不得变更该风扇位置、风扇角度和风速。风扇参数:额定功率 60W;扇叶直径= 40cm;风扇轴距跑道高度:20cm。
(6)赛道采用无坡度的平面赛道包含行驶区域和准备区域:行驶区域长80cm,宽50cm;准备区域长40cm、宽为50cm。赛道与风源呈90度,风场覆盖全部赛道区域。赛道中心线与风源前缘距离为100cm。
(7)参赛队伍可自行携带工具(选手不得携带额定功率超过150W的电动工具、压缩气体类工具、可燃物驱动的工具、尖锐、开刃且总长度超过15cm的刀具等工具,比赛现场提供220V电源),赛前通过裁判安全性检查方可使用。
4.成绩判定规则
(1)有效着地点
比赛开始前,装置的全部着地点应放在初始线外侧且不压线。
(2)未驶出比赛区
只要任意一个“有效着地点”在比赛区域内,即视为“未驶出比赛区”。若该“有效着地点”在区域线上也视为“未驶出比赛区”。
(3)完成赛道行驶任务
开始计时后的2分钟内,若装置的任意部分驶过终点线且“未驶出比赛区”,视为完成本次赛道行驶任务。其余情况均视为未完成赛道行驶任务。
(4)有效负重
参赛队伍在规定的准备时间内完成装载负重(负重砝码由赛事技术小组提前备好),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赛道行驶任务,则为有效负重,记录成绩:超时未完成装载负重、装载负重与申报负重不符等情况均为无效负重,成绩无效。
(5)最终成绩
全部参赛队伍完成三轮比赛后,每队取最大的有效负重记为本队的最终成绩。若三轮均为无有效负重,则该队最终成绩为零。
(6)排名规则
各参赛队伍最终排名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以确定比赛名次,数值高者获胜。若两队或多队出现成绩相同情况,则按照比赛装置的重量为依据排序,重量轻者排名居前,若通过以上方式仍不能区分排名先后,则由赛事组织方根据排名情况决定是否通过加赛决定胜出者。加赛成绩仅决定成绩相同队伍的排名,不影响其他队伍的排名。
5.报送要求
“技术设计”为团体赛,每个参赛队由的 2 名队员组成。
各县(市、区)每个项目每个组别限报 10 队,局属中学每个项目每个组别限报 5 队。每队参赛学生限报 1 名指导教师。
请各单位于 2021 年 10 月30日前发送报名表至指定邮箱进行报名,同时发送相关初评参赛作品信息。
五、“机器人竞赛”项目设置、竞赛规则及有关要求
“机器人竞赛”是指中小学生按照命题要求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符合“机器人”定义概念的各类机器人产品均可参加。
(一)项目设置
小学组:
轨迹赛
机器人“擂台”对抗赛
智慧货仓分类比赛
智能消防员比赛
火星车智能挑战赛
人工智能挑战赛“智能搬运”比赛
环保达人挑战赛
物料输送挑战赛
物资搬运大挑战
初中组:
轨迹赛
机器人“擂台”对抗赛
智慧货仓分类比赛
智能消防员比赛
火星车智能挑战赛
人工智能挑战赛“智能搬运”比赛
环保达人挑战赛
物资搬运大挑战
高中组:
轨迹赛
机器人“擂台”对抗赛
智慧货仓分类比赛
智能消防员比赛
火星车智能挑战赛
人工智能挑战赛“智能搬运”比赛
环保达人挑战赛
(二)竞赛规则及办法
1.竞赛规则
各机器人竞赛项目规则详见《关于举办2021年平顶山市中小学创意智造大赛的通知》。
2.竞赛办法
(1)现场搭建和调试:需参加现场测试的参赛队员使用自带的电脑和参赛机器人,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要求进行现场搭建和调试。
(2)竞赛:通过现场测试的参赛队按照赛程安排和竞赛规则参加比赛,决出优胜队。
(3)综合评定:由“创意智造大赛” 组委会综合现场测试、竞赛名次等情况确认获奖等级。
(三)有关要求
1.参赛名额
各县(市、区)每个项目每个组别限报 10 个队,局属中学每个项目每个组别限报5个队,每个项目限报 1 名指导教师。
(1)轨迹赛: 每队限报1人;
(2)机器人“擂台”对抗赛: 每队限报2人;
(3)智慧货仓分类比赛: 每队限报2人;
(4)智能消防员比赛: 每队限报2人;
(5)火星车智能挑战赛: 每队限报2人;
(6)人工智能挑战赛“智能搬运”比赛: 每队限报2人;
(7)环保达人挑战赛: 每队限报2人;
(8)物料输送挑战赛: 每队限报1人;
(9)物资搬运大挑战: 每队限报2人;
2.报名程序
各单位于 2021年10月30日前发送报名表至指定邮箱报名参赛。
3.竞赛场地及器材
参赛所需设备(机器人、计算机及程序软件、电源插座等) 由参赛选手自备。竞赛场地及相关器材组委会统一提供。
六、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买国力
电子信箱:pdssdhjyg@163.com
联系电话:2629810
附件:
2021年9月29日
责任编辑:张亚琼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运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