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各县(市、区)教体局、高新区农社局,局属各有关学校、各直属训练单位:
现将《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加快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加快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豫体青[2019]11号)文件要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快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体育教育优势资源,科学合理地做好学校体育特色建设和业余体育训练项目布局,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青少年体质提升,大力提高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水平,为体育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底,我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高,青少年赛事体系日趋丰富完善。优化全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足篮排特色学校和幼儿体育活动基地(以下简称体育特色学校)布局,贯通幼儿园、小学、中学青少年体育人才上升渠道,建立完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库,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储备数量质量大幅提升。教练员、体育教师、裁判员、竞赛管理人员等人才队伍逐年扩大。考核、激励等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运动训练积极性充分调动。竞技体育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体育强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国家体育课程标准,夯实学校体育基础。保证体育课时,提升体育课质量。通过加强体育特色校建设,示范带动全市学校体育工作。广泛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数据测试上报率达到100%,95%以上的学生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100%的体育教师每年应接受一次专业业务指导和培训。积极开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建设,不断丰富校园体育项目种类,扩大体育项目普及面,开展励志教育与项目体验,充分发掘体育育人功能。
(二)积极探索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加快建设体育特色学校。对校级领导重视,学生生源充足、师资力量较强、训练设施条件较好、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各类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在全市范围内创建100所左右体育特色学校。体育特色学校在项目设置上必须是我市参加省运会的体育项目,我市参加业余训练的运动员要常年保持在15000人以上,确保我市省注册适龄运动员常年保持在5000人以上。根据体育特色校实际情况,市区培育8到10个项目的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一条龙”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每个县(市、区)培育3到5个项目的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一条龙”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对创办体育特色的学校,由市教育体育局纳入青少年体育网格化管理,各市级训练单位根据所承担的竞技项目,与体育特色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选派优秀教练员到校定期指导训练和竞赛,协助制订训练和竞赛计划,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青少年科学训练和竞赛水平。
(三)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体系。不断完善青少年竞赛体制,切实发挥竞赛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中的杠杆作用。坚持以省运会、省年度锦标赛、市运会和市青少年年度锦标赛为重点,完善相互衔接的校级、县(市、区)级、市级三级体育竞赛制度;组织好每四年一届的省运会和省年度单项比赛的选拔参赛工作,办好每四年一届的市运会和市级年度锦标赛。优化市级比赛项目设置和赛程赛制,提高学校体育联赛水平,打造青少年身边的体育赛事。
四、实施步骤
(一)2020年6月-2020年12月。深入调研,完成对接。各市级训练单位专业教练要负责指导本项目体育特色学校。召开加快推进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动员会,明确任务,职责到人,对体育特色学校调查研究,提出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
(二)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全面实施,加强互动。各教练员每周至少集中一个半天时间到一所分包联系的体育特色学校,上好竞技体育项目示范课,协助学校体育教师做好选材工作,建立体育苗子人才库、指导学校建立运动队,提高派驻学校体育工作和竞赛水平,加强协作配合,着力齐抓共管,持续促进全市学校体育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长足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平顶山市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教体局主管体育工作的负责人任组长,市教体局竞训科、体卫艺科、基教科、财务科、发规科、人事科、备战办等科室负责人任副组长,全市体育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竞训科,具体负责协调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及其他相关工作。
(二)政策支持。市教育体育局将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创造良好的竞赛环境,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检验教体融合工作的成效,通过竞赛激励机制实行奖励和资助。
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对发现、培养、训练、输送优秀体育苗子,参加省及其以上比赛取得的运动成绩,体育教师可享受体育教练员输送奖等奖励。
对积极开展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及学校领导,给予表彰奖励。在对学校综合考核中,把学校运动队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的成绩作为学校工作综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鼓励学校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上好体育课,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三)资金保障。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和开展体育活动所需的体育经费列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中。在体育彩票公益金中要安排专项经费,确保体育特色学校在课余训练、竞赛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费需求。
(四)督导评估。制定完善科学的评估办法,把体育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学校体育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督导评估。
各县(市、区)教体局要依照本方案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020年6月5日
责任编辑:张亚琼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运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