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二级机构 - 平顶山市教育和体育发展中心 - 公文通知
各县(市、区)教体局、高新区农社局,各职业学校,局属各中学(民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教基办〔2020〕30号)文件要求,各县(市、区)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一)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目标。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途径
(一)加快师资配备。各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并逐步扩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有相关心理学教育背景或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心理健康,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农村学校也要设置心理健康教师岗位,尚未配备心理健康教师的学校,应于2021年底完成心理健康师资配备任务。
(二)开足开齐课程。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核心、最重要的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需求,设置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所需课时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中职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内容不少于36学时。课程开设形式应以活动为主,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心理健康教育要防止学科化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三)用好心理辅导室。各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规范和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好心理档案,开设心理热线,公布心理辅导室咨询电话。心理健康教师要利用心理辅导室,通过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困惑。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应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其它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辅导必须遵守职业伦理规范,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保护学生隐私,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学生在校期间向学生开放,每天不少于2小时,并安排专人值班,提高心理辅导室利用率,避免出现心理辅导室闲置或滥用现象。
(四)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各级教研部门应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区域教研制度,组织区域内专兼职教师定期举办教研活动,重点围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过程遇到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心理辅导案例等方面问题进行集体研究,帮助学校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教研组,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围绕在活动开展、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中遇到的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专题教研。各县(市、区)教研室每年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和优秀教案、校园心理剧评选、优秀论文评选、优质课观摩和送课下乡等活动。定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交流、总结,努力营造有利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各县(市、区)教体局、各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申报和优秀成果评选,特别是对于已发生的极端心理事件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以科学研究服务教育决策咨询、引领活动开展。
(五)做好预防干预。常态化开展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尽力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各学校要建立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制度,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对工作团队进行专门培训演练,定期发布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信息,对危机事件发生的高危群体、高危时段进行提前预警,提高应对校园危机事件的主动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六)加强珍爱生命教育。各学校要牢牢抓住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载体,以活动育人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珍爱生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成长。通过丰富多彩的生命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和自我保护、自我救助的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七)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心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会等渠道,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帮助家长增强自身心理健康意识、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整合教育、卫生、社区街道等各自优势,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家、校、社共同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协同育人机制。
(八)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人群。学校要为留守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设立“亲情热线”,进行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维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对处于心理危机中的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援助、及时的干预措施或转介,并进行跟踪和观察。
(九)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疏导,每学期开展教师的心理辅导或相关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体局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将其摆到教育工作突出位置,成立领导小组,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体局下发的文件精神,狠抓工作落实,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二)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基教、职成、安全、师训、财务、人事、督导、教科研等部门要明确角色分工,形成工作合力,依托专业力量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专家定点联系制度。各县(市、区)、各学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保障条件,科学核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量,落实好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和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逐步建立完善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持续、有效开展相关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县(市、区)教体局、各学校要运用门户网站开设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利用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平台,组织创作、播出校园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心理健康微课、精神卫生知识等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作品,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知识,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教育资源。
(四)建强教师队伍。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和培训规划,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对中小学、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等各类学校校长、心理健康教育主管校长、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
(五)提供保障条件。各学校要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师培训以及心理辅导(咨询)室建设的专项经费。各县(市、区)要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整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去,争取政府其他部门的广泛支持,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人员编制、课程课时、课时补贴、工作场地、专业设施设备等保障。
(六)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各县(市、区)教体局各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督促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考核各县(市、区)和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要予以问责。对于不能继续发挥示范作用的示范区和示范校将取消其荣誉称号。市教体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协同市教体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中心,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助推我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科学规范开展,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021年3月23日
责任编辑:张俊芳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运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