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二级机构 - 平顶山市教育和体育发展中心 - 通知公告
各县(市)教体局、石龙区教体局,局属各普通高中:
为贯彻落实《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平政办〔2020〕15号)文件要求,深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动我市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工作部署,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与增强学校活力。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将创新教育融入学校教学全过程。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普通高中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方式改革、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逐步形成示范性教学创新的新格局,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和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培育建设12所教学示范引领、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设施齐备、教学方式灵活、评价科学有效、教学成绩突出的市级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学校,并积极创建省级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学校,推动我市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发展,深化我市普通高中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三、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任务
(一)创新指导学生发展
倡导适合的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开设发展指导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学生发展指导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专家讲座、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指导。
2.建立发展指导中心。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指导队伍(含心理健康教师),为每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社会组织等机构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导师进行专业指导,积极构建各年级纵向衔接、校内外横向贯通、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3.实施发展指导评价。充分运用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为每名学生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依托专业机构为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方面的测评,为学生发展指导提供参考。
(二)创新师资课程安排
从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实际出发,将高中三年的教育教学任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统筹谋划、科学安排。
1.统筹教师配备安排。在重点保证高三年级教师配备的前提下,按照年龄、性格、能力、态度和工作实绩等,合理调配高一高二教师,做到各年级师资力量基本均衡、各备课组都有学科把关教师。
2.统筹实施各类课程。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各学校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而开发的具有创新性和个性特色的校本课程。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市教研室教学进度安排和学分认定等要求,学校要整体规划三年课程安排,注重课程之间、年级之间的均衡性和学科学习的可持续性,合理安排各年级课程及教学计划。科学、自主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严禁违规减少课程与课时,严禁超课标教学、抢赶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严禁打乱从基础必修到学科选修的学习顺序,确保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有序。
3.公正合理编排班级。年级编班、教师调配工作均在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规模较大、轨制较多的普通高中,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精神,对接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学生培养,结合校情和学生培养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管,因材导学,因材促赛。实施分层教学的班级数,省级示范性高中一般不超过本年级班级总数的1/4,市级示范性高中一般不超过本年级班级总数的1/5,其余班级实行均衡编班,确保班级之间的学生人数、学业水平、教师配备、教学条件等方面公平均衡。班额不得超过56人。
(三)创新教学过程管理
规范和完善普通高中教学组织管理,细化工作要求,强化工作落实,注重检查反馈,建立集体备课和作业管理等教学管理的行政蹲点工作制,全面提升工作执行力。
1.加强集体备课。学校需建立集体备课相关规章制度,合理安排课务,确保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时间,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学校需安排行政人员蹲点备课组,蹲点行政人员须参加备课组的集备活动,校级领导要随机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督促抓好个人自备、集体研讨、二次备课、教学反思等工作。集备活动要注重学情分析、课标解读、教材剖析、重难点突破、教法选择和学法指导,要围绕 “如何锚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组织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表达、思维和应用等能力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如何充分利用课堂实施学习质量检测和课堂评价”等方面展开充分集备研讨。
2.加强作业管理。学校教务处要制订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要求细则。作业布置要符合课程标准和进阶学习要求,要“精选、精编、精练”,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鼓励分层布置作业,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作业要适量适当,并尽量在课内完成,每节课要尽量保证学生有5~10分钟的动笔时间。课外作业要加强学科间作业量的统筹协调,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作业反馈要及时准确,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条件许可时尽量面批。学校要发挥蹲点行政作用,加强学科作业的审核、监督、检查力度,及时通报反馈检查结果。
3.夯实过程管理。制定并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试卷分析和讲评等各教学环节工作规范。以周或天为单位,制定年级工作行事历,明确自主自习、早晚自习等有关工作的责任人,按照“计划-执行-检查-整改”闭合管理要求,建立检查通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聘用、绩效考核挂钩。通过听课、问卷、作业检查、阶段性学情监测等多种方有关县(市、区)教体局要式,及时发现教与学中的薄弱环节,落实并跟踪整改工作。
4.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调控课堂教学活动,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合、合作、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精心设计课堂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深入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开展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工程、学生“每日阅读”工程、“书写提升”等工程。
5.健全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以中考成绩为基准,建立学校教学质量起始动态数据库,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在过程性跟踪或终结性评估时,采用发展性指数评价年级、班级、备课组和教师教育教学的绩效和质量,建立“看起点、比进步、论贡献”的评价激励工作机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科组建设和特色打造等专项工作中,对业绩突出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在岗位评聘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优待。
(四)提高学校内涵品质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内涵品质提升,努力打造质量高、特色明、声誉好的高品质高中。
1.制定建设发展规划。提升办学品质是所有学校的共同任务,普通高中要对照省级示范高中建设要求和评估标准,明确2~3个重大项目或突破点,制定建设发展规划,逐步构建以学科为中心,贯通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学创新发展。通过规划的自主管理与实施、监测与评价,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自主发展水平,促进学校向高品质示范高中或特色高中迈进。
2.规范课程设置管理。组织学习普通高中新课标、新课程方案、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认真研究全国卷命题,扎实开展分类、分层的全员培训,规范课程设置与管理,全面落实新课程方案,制定出台学校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增强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与教师教学过程、学生学习过程的一致性,整体提升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质量,积极争创国家、省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
3.突出德育时代特性。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要结合实际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突出思想政治课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积极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仪式教育、研学旅行等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医院、福利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开展志愿服务,走进军营、深入农村开展体验活动。
4.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开展实验教学,把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相结合,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强化体育锻炼,加强学生身心健康和安全素养,丰富运动项目和校园体育活动,培养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掌握1~3项体育技能。加强美育工作,积极开展舞蹈、歌唱、戏剧、绘画、书法等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感知、创意表达、审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重视劳动教育,落实劳动课程、推动校内劳动、保障校外劳动、支持家务劳动,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5.实施内涵建设项目。普通高中示范性创新教学基地和示范性学科建设、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等对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具有先行意义和示范引领作用,是衡量一所普通高中办学质量和品位的一项重要指标。校长是学校内涵建设项目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分析研究校情和时代要求,准确把握内涵建设的重难点、着力点,找准工作重心,制定切实可行的内涵建设实施方案,由校领导领衔具体负责学校内涵建设项目的推进工作。
(五)提高学校管理能力
1.加强政策学习研究。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要认真学习研究近阶段国家、省出台的教育方面的政策或规范,深刻领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教基〔2019〕1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遴选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的通知》(教基厅函〔2020〕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19〕66号)等重要文件的意义、内涵和工作要求,形成现代质量观、师生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推动现代教育理念落根学校、深入人心,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充分、全面、终身和差异化发展。
2.建立完善抓落实制度机制。工作落实的速度,工作取得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取决于制度的科学,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建立项目化推进工作机制,按照工作实际推进时序进程,用近一年的时间普遍建立普通高中有关工作制度,使工作实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为抓落实提供坚实保障。学校制订的工作制度应包含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和做的怎么样等要素,强化考核、考评、督查、奖惩、问责各个环节,保障各项制度的真正实施,形成良好的制度运行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有关县(市、区)教体局要高度重视,切实把推动普通高中示范性创新教学基地建设摆到重要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牵头、政府有关部门协作、行业企业密切配合和支持的工作机制。要按照普通高中创新教学需要,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普通高中教学资金投入,整体提升普通高中教学条件。要成立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工作专家指导组,为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提供咨询服务、理论指导和专业支持。
(二)强化责任落实。有关县(市、区)教体局要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部署组织实施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指导学校开展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相关工作。各学校要积极主动参与创建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工作,通过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有效实施核心课程,积极建设特色课程,加强专业化教师培养,打造精品特色课程,确保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工作取得实效,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我市普通高中教学水平。
(三)加强督导评估。市教体局将组织专家组加强对有关县(市、区)推动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建立诊断提升工作机制。并根据各普通高中学校的创建情况,评选出市级示范校并择优推荐申报河南省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
(四)营造良好氛围。有关县(市、区)及各普通高中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的政策措施,及时总结和宣传普通高中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建设的典型经验,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普通高中发展的良好氛围。
2021年3月19日
责任编辑:张俊芳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