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各县(市、区)防溺办,市防溺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教体 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2024年,各地各部门坚持防溺一盘棋、上下聚合力,把预防未 成年人溺亡工作当做民生要事来抓,落实落细防溺亡各项措施, 全力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健康成长,构建起部门、家庭、学 校、社会联防联动联控的防溺亡工作格局,全市未成年人溺亡人 数保持低位。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巡查管控力量不足、重点水域安 全管理存在漏洞、家长履行监护责任不到位等问题,单起多人溺 亡事件抬头。近期,随着气温升高,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已进入易发、 多发期,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安 排,尽最大努力减少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发生,现就做好2025年预 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防溺工作部署。各县(市、区)、各单位要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践 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把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从严从实从细做好防范 未成年人溺亡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强化基层 防溺基础和力量,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三管三必须”, 不断提升人防、技防、物防、联防体系水平,早部署,早谋划,及 时研判,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防联动体制机制,着力 推动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从学校治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有效遏 制和减少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发生。
二、开展宣传警示教育。各单位着力提升防溺亡安全教育的 针对性和时效性,会同气象部门加强分析研判,针对区域性、极端 性的天气,要提前预警,采取果断措施,最大限度防范溺亡事件发 生。要将防溺亡作为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落实中小学校“1 530”安全教育模式,深入开展“六不一会”宣传,引导学生牢固 树立避险意识,主动远离危险水域。在基层民警走访活动中,积极 开展防溺亡安全宣传,兼任法治副校长要配合学校开展防溺亡安 全教育。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信、社区讲座、微信 群、安全短信提示等渠道,对家长和监护人开展防溺亡教育培训, 提醒对未成年人去向做到“四知”,有效发挥家长和监护人的监 管作用。
三、加强涉险水域管理。要对辖区内河流、湖泊、水库、池 塘、水洼、沟渠等各类涉险水域进行全面排查,以农村地区学校 、村庄周边和学生上下学沿途水域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废弃矿坑 、采砂坑、取土坑等地的风险防范,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持续落 实重点部位“四个一”(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 、一根救生杆)建设,在危险水域周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和防护 设施,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完好有效。提前部署重点时段、重 点水域巡查巡护工作安排,充分利用辖区现有资源设备,开展“步 巡、车巡、船巡、监控巡、无人机巡”常态化巡查,坚持节假日 必巡、高温天气必巡、网红打卡地必巡“三个必巡”原则,及时 劝阻野泳、野钓、戏水等涉险行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继续实施平政法〔2024〕6号文的具体工作措 施。
四、强化重点人群帮扶。紧盯防溺亡重点人群,建立清单台 账,完善工作措施,跟踪实施管理,杜绝出现“监管真空”。重点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困境儿童,组织开展“一对一” “一帮一”结对精准帮扶救助,对重点人群家庭进行走访,建立健 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推动全社会关注支持预 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完善救助保护和志愿者机制,扩大重点人 群帮扶力量,依靠发动农村基层组织、村民小组和党员干部、团 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加强巡查看护和警示提醒。 对于无监护状态下前往水域游玩的未成年人,应及时劝返,并提醒其家长或监护人掌握孩子动向,履行监护责任,增强防溺亡意 识。
五、密切部门协调联动。各县(市、区)、各单位持续加强 组织领导,密切区域协同、研判共商、信息互通和措施联动,及时 向属地党委政府反映解决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 问题。各有关单位要依据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全面落实水域安 全管理责任,持续开展防溺亡隐患排查整治,落实整改措施,确保 隐患彻底消除。要会同宣传、网信、卫健、消防救援等部门,加 强跨部门演练和工作沟通,进一步推动引导社会救援力量进入地 方政府组织调度、培训演练和应急救援体系,确保一旦发生未成 年人溺亡事件,相关单位能够迅速开展搜救、医疗救治、舆情监 管和善后等工作。
六、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各县(市、区)、各单位要积极推 动细化防溺亡责任网格划分,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台账。对 2021年以来辖区内已发生的溺亡事件,要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及 时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整改时限,防止 类似事件发生。对于多次发生溺亡或者单次多人溺亡的县(市、 区),要及时上报并于10日内进行复盘分析、按照规定督导约谈或 挂牌督办,跟踪整改实效。对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要 定期组织“回头看”,对前期贯彻落实情况开展自查自纠,确保相 关问题已得到及时彻底解决,未出现反弹。评估已采取措施成效, 及时补齐短板。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发生未成年人溺亡事件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追究 责任。
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常态化 组织开展涉险水域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检 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强化督导考核,经常性开展预防未成年人 溺亡专项督查和抽查暗访。要加强对学生溺亡事件的舆情监管, 坚持正面引导,及时处置负面舆情,防止炒作产生次生舆情。要建 立定期工作通报机制,及时推广优秀经验做法,汲取典型案例教 训,分析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完善相关措施,助 推专项行动取得实效。要严格落实值班和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凡 发生未成年人溺亡事件,随时报告,不得漏报、迟报、瞒报突发事件信息。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局属各学校分别于7月 25日、11月15日前,向市委政法委、市防溺办(市教体局)报送 本地预防未成年人溺亡工作综合情况。
市委政法委联系科室:平安创建科,联系人:王盈智,联系 电话:2666033,联系邮箱:pab2666033@163.com;
市防溺办联系科室:市教体局安全应急管理科,联系人:乔 喜峰,联系电话:2629862,联系邮箱:pjabk@163.com。
平顶山市防溺办
2025年5月21日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政务外网运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