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今天是:
| 繁体 | 网站已支持ipv6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室 -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 - 工作动态
根据教育部职成教司《关于做好中国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年度)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3]28 号)文件精神,学校由办公室承办(牵头),各科室协同开展2023年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品质立校、品质兴校、品质强校”为理念,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为基础,以技能为重点”的教育原则,按照“教育观念要有新跨越,特色创建要有新突破,学校管理要有新举措,文化建设要有新变化,教育质量要上新台阶”的工作要求,促进学校全面健康发展。现就学校情况、学生发展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贡献、发展保障和面临挑战等方面发布学校质量年度报告(2023年)。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平顶山市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88年,位于平顶山市新华区矿工西路258号西体育场院内,占地面积5.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是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直属的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类学校,属于财政全供事业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连续三轮次(2005年、2009年、2013年)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我校开设了田径、游泳、举重、摔跤、拳击、柔道、跆拳道、篮球、足球等运动训练项目,和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等文化教学课程,设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92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了一所标准化的体育类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建有教学实验楼、公寓楼、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学生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拥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足球场、游泳馆、柔道馆、摔跤馆、拳击馆、跆拳道馆、篮球馆、力量训练房等训练场馆。
学校现有教职工80人,学校领导班子4人(一正三副)均符合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要求,内设办公室、总务科、训练科、教务科、学生科等职能科室,是一支作风顽强,素质和业务能力过硬的教职工队伍。
1.2 学生情况
目前,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共计500人。一年级在校生 206人,二年级188人,三年级 106人,与上一年度524相比,在校生人数减少4.5%。
1.3 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高级教练、高级教师16人,比例达20%。文化课教师28人,本科学历以上28人,比例达100%。教练员46人,本科以上学历44人,比例达95.7%。
1.4 设施设备
学校建有教学实验楼、公寓楼、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学生食堂等教学生活设施,拥有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足球场、游泳馆、柔道馆、摔跤馆、拳击馆、跆拳道馆、篮球馆、力量训练房等训练场馆。目前教育教学和体育训练设施共计面积20762平方米,生均42平方米。各种教学仪器及训练器材资产原值192.5万元,生均3912元;各种教学仪器及训练器材337套,生均 0.68 套。现有纸质图书15000册,生均30.5册,报刊种类80多种,师生共用阅览室座位数65个。教学仪器设备齐全、完整、先进,能够完全保证教学需要。
2、学生发展质量
2.1 学生素质
学生是学校之根本,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反映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以学生为出发点,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校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良好,在去年德育督导工作中得到好评。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努力,2023年我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1%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体质测评合格率95%以上、毕业率达100%。
2.2在校体验
学校规范管理,全力做好学生服务、教育与管理,校风建设的管理,学生就业率较高。学生在校感觉良好,通过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训练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等各项满意度均较高,幸福感较强。
2.3资助情况
根据《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要求,做好学生的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工作,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特困补助。学校每年严格按照教育局相关规定对经济贫困生进行资助,2023年资助81名学生,2023年免学费348名学生,国家奖学金2人。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良好。
2.4就业质量
近两年来,我校高考录取率有所提高。2023年毕业140人,升学62人(对口单独招生考试人数39人,其他方式升学人数23人),升入高等教育占44.28%,有部分运动员进入了省队10人,剩余81人直接就业。
2.5职业发展
我校学生因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体校生的性格特点就是能吃苦、有一种韧劲,特别能适应社会上的各种岗位,岗位适应能力好,岗位迁移能力也比较强。不少同学正在努力转型,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我校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目标要求,在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突出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特色培养的原则。根据体育类专业和中职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性,不断完善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3、教育教学质量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20—2035)》,学校明确提出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围绕教学展开工作,为教学服务,全力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紧扣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及时更新理念,面向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学生职业发展需求,着力培养社会合格的体育应用型人才。2023年学校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的落实。
3.1专业动态调整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前提,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我校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体育人才的目标要求,将学校发展融入到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之中,不断探索“教体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在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点突出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特色培养的原则。根据体育类专业和中职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性,不断完善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办学精神,始终坚持“体教结合,以体为本,特色立校,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方针,以“求实、励志、文明、勤奋”为校训,以“严谨、扎实、善诱、爱生”的八字教风为基础,以“勤奋、进取、尊师、守纪”为主线,建立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教学和运动训练融合体制和运行机制,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品牌强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努力构建适应我校发展的科学选才、育才和科学管理的运行机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把“育人为本、质量为根”作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招得进、留得住、教得好、送得出”的办学特点。
一是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学校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特点,主动适应职业教育改革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我校中职教育“对口升学”的专业格局,为学生能进高一级的学府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重视教师发展和优化队伍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为优化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我校大力加强师资培养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非常注重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每年都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国家、省级、市级岗位培训),每年培训人数占教师总数的 100% ,切实做到了教师培养培训有规划、有投入、有实效。
一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积极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建设、教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发挥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表率作用,树立师德表率和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
3.4规范管理情况
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育教学各项管理制度,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学习,做好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种违纪现象的教育处理;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坚持开展各种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在全校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办学行为规范,近三年无违规违纪现象,未发生安全事故和犯罪事件。
3.5德育工作情况
一是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好团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练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落实。
二是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工作。学校学生工作以学生为本,教师爱岗敬业、服务优先、全心全意为学生着想。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积极落实整改,通过学生工作座谈会、贫困学生调查等形式,多渠道、多途径走进学生、深入一线,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全体职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同志,不但要给学生讲授文化知识,更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同时与教练员、家长积极沟通,多方面的了解、教育学生,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三是积极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生入学教育是中职教育的起点,是学生打好基础、完成角色转变、稳定专业思想的重要阶段。通过入学教育,帮助新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科学规划中职生活和职业生涯,使新生尽快转换角色,适应体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珍惜时光,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体育生。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体校中职学生一般年龄在15-17岁,正处在青年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为了让我校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物,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学生教育的始终。本学年我校邀请光明路派出所的警官到我校进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深受我校师生欢迎,成效明显。另外,学校在学生科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室,这是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进步,也必定为学生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6党建情况
学校党总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教体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牢把握立德树人和体育训练任务,深入实施学校党建提质行动,一以贯之抓政治建设,持之以恒抓责任落实,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抓手,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抓实抓细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注重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到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开展主题当日,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创建“体育校园党旗红”品牌,深化清廉学校创建行动,培育打造“四强支部”,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按照《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分包体育场社区工作方案》,定期坚持到体育场社区开展“一校一庭院”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文明交通等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坚定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了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党员干部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有力激发了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了学校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4、服务贡献
4.1体育技能人才培养
我校游泳运动员李永威,1997年出生,6岁开始在市体育运动学校参加游泳训练,2006年被输送到省游泳队训练,曾在2010年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游泳项目比赛中获得2金1银的好成绩。2013年4月6日在郑州举行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全运会预选赛上。李永威与队友合作,勇夺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这是平顶山市选手首次获得全国游泳比赛金牌。2016年9月10日晚,在安徽黄山进行的2016年全国游泳锦标赛七个项目的决赛争夺,男子200米仰泳决赛,河南队李永威以2分01秒32获得第三。2017年6月25日,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李永威成绩为50秒20,获得季军。2017年9月3日,在天津奥林匹克中心游泳跳水馆进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游泳比赛中,李永威参加男子4*200米自由泳决赛争夺,以7分16秒04获得亚军。
4.2体育人才输送
我校输送的运动员张素娟,2023年1月在江苏无锡获得女子+67kg级202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系列赛总成绩第一名。2023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系列赛第一站获得女子+67kg级季军。
我校输送的运动员高瑞馨,获得2023年河南省第十四运动会上获得女子青年组10000米竞走第一名。
参加2003年7月、8月了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各项目比赛工作,我校运动员、教练员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取得7金、7.银、21铜,四至八名36 的优异成绩,为我市争得了荣誉。
截止目前,我校累计已向国家、省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优秀运动员240多人,向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输送优秀体育人才1000多人,为各地中小学培养体育教师1000余人。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世界级体育奖牌26枚,国家级体育奖牌140枚,省级体育奖牌1402枚。培养出了体操世界冠军范斌、太极拳世界冠军王二平、世界女子举重冠军李雪久和李雪英、2008年北京奥运会拳击银牌得主张志磊、世锦赛散打冠军陈彦召、北京残奥会游泳冠军许庆、东京残奥会游泳冠军王金刚等体坛名将。
2023年对口单招专、本科升学率100%,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益,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4.3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拥有设施齐全训练馆的优势,举办“全民健身日”、“我运动、我快乐”、“小手牵大手,我们来运动”等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向市民开放塑胶田径场、足球场、篮球馆、举重馆、游泳馆、柔道馆、摔跤馆、拳击馆、跆拳道馆,为全民健身活动做出贡献。
5、发展保障
平顶山市政府、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将学校综合训练场馆建设项目纳入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发展规划和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2021、2022年投入财政资金747万元用于学校建设,2023年投入财政资金1143.7万元用于学校升级改造,办校经费有可靠保证。
6、面临挑战
6.1主要问题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薄弱和教育教学观念的滞后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师资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教学团队的合力已初步形成但尚需大力加强;教学改革的步伐有待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中职教育要求。
6.2改进措施
首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要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鼓励进修,安排好教师参加省级、市级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执教能力。
其次,要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念。在开展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教学工作时,不但要注意考虑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训练工作的重要指导观念,改变传统体育运动学校以竞技成绩衡量一切的做法。加大体育训练和教学结合的力度,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逐步调整原来的办学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再次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认真研究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家长需求,科学构建与专业建设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师德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教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树立一批师德表率和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
总之,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有了稳步的提高,办学条件正在改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但我们深知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的困难和曲折。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质量优秀、条件合格、管理规范、富有特色的体育类特色中职校而努力奋斗!
2023年12月
版权所有:平顶山市教育体育局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新城区和谐路中段
网站标识码 4104000017 联系电话:0375-2629911
ICP证号:豫ICP备07501304号-5 豫公网安备41017202000105号 技术支持:平顶山电子运维中心